【诗评大观】郑万才选评当代诗词20首
一、罗陆艺
漓江
有峰皆俊影,无洞不泉声。
能倾天下爱,全仰始终清。
【点评】:
此诗题目为“漓江”,前二句“有峰皆俊影,无洞不泉声。”是对漓江山水的总体概括。准确经典,可谓吟咏漓江的佳句。以对仗入诗,为五言绝句首句不压韵最常见的写法,也有评家说此为五言诗正格。三四两句“能倾天下爱,全仰始终清。”融情入景,以情写景,亦情亦景,亦景亦情,分而不分,可谓妙笔。诗人著一流水对而转结,带着哲理,诗思主旨全在于此。全诗皆对,立意颇高,有情有景,情景相生,托物言志。是水之“清”,也是人之“清”。“清”字是此诗“诗眼”,也是此诗立意的关键所在。(郑万才)
二、张金英
咏祁连玉
生在深山不一般,缤纷色泽夜光寒。
叹他美玉人难识,奇石常成贱石看。
【点评】:
此为咏物抒情,托物言志而又不失哲理之诗。起句吟写玉的出生地,尤道出“不一般”三字,是对玉的肯定,是自信之笔;承句是对“不一般”的诠释,也是对“不一般”的补充。诗思妙在转结,带着人生哲理,由特殊到一般化,是可移于他处的佳句,诗也常因此而扩大其本身的价值,是为贵。(郑万才)
三、沙永松
登张飞擂鼓台
千古封城擂鼓台,一江切断两山开。
当年郡守英雄事,化作涛声拍岸来。
【点评】:
此为登临怀古之作。起句直接入题,点明地点为当年张飞“擂鼓台”,承句为登台之所见,气势宏伟。转句见景忆事,诗人登台见景,不由想起当年张飞的英雄事迹。结句虚晃一笔,加以想象,当年的英雄事迹,都化为了涛声拍岸而来。此涛声,是江水的涛声,亦是历史的涛声。全诗风格高畅,气势雄阔,读来胸气大开,很符合人物形象。以景结情,更有余味。(郑万才)
四、杨逸明
咏瀑布
飞瀑遥倾天上湖,雨丝风片满崖珠。
心泉也有三千尺,能向秋山一泻无?
【点评】:前两句写瀑布,为的是逗出转结,手法颇佳。以心泉比瀑布,可见诗人胸气。转结是此诗关键之笔,甚佳!雨丝风片,出自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朝飞暮卷,云霞翠轩;雨丝风片,烟波画船。”后以形容春天微风细雨。在此诗中当为微风吹瀑布所产生的水珠如雨。全诗有豪气的一笔,也有婉柔的一笔,不失为托物言志优秀作品。(郑万才)
五、粟新华
咏露(新韵)
微光凝璧玉,秀影绘乾坤。
夜半生清响,滴答洗客魂。
【点评】:清绝凝练,结有余音,似见唐人笔法。可引诗中“清响”二字评此诗。可堪上乘作品。(郑万才)
六、蒋世鸿
咏伞
风雨共人行,乾坤掌握轻。
往来多少事,开合见阴晴。
【点评】:诗思以伞为咏,借伞托意,紧紧围绕所咏之物而展开。语浅意深,可读可品。立意颇高,耐人寻味,深得咏物之法。(郑万才)
七、李广慈
风菊
洗却铅华尽淡妆,月中风动影犹香。
教她不再依篱下,免被梅花笑断肠。
【点评】:此为托物寄意,咏物喻人之作。拟人手法入诗见妙。菊亦是她,她亦是菊。谋篇双重,一笔两到,是为咏物诗常用之法。全诗写法新颖,用词精妙,清灵中颇见情趣,高昂而不失古雅。(郑万才)
八、高志发
长白山天池
白山环抱自天成,远隔尘嚣别样清。
亘古一泓深寂寂,不随江海作潮声。
【点评】:此为吟咏长白山天池之作。起句写天池的地理位置,白山环抱,自然天成。承句写天池远离嚣尘,尤其逗出一个“清”字,和起句“白”双出,“白”、“清”皆无色,却显得颇有色彩。转句以寂写幽,以深衬寂。结句可谓点睛之笔,把诗歌意境拔高。“不随江海作潮声”,甘居一方,不同流的精神,倍显气节,颇有风骨。全诗格调高昂,落笔不俗,借物抒怀,托物言志,可见性情,是为同题诗中佳者。(郑万才)
九、罗金华
惠泉得句
得辉争出头,唯汝顺溪流。
只有低身段,方融大海悠。
【点评】:“得辉”者皆争着出头,“唯汝”顺着溪流流淌。一个“唯”字,更显“不争”的可贵。也因为此“不争”,才能融身大海。争,是最大的不争。不争,始为最大的争。诗思主旨于转结二句,“只有低身段,方融大海悠”。此诗旨在告诫人们,只有放低身份,才能融入大众。(郑万才)
十、合昏尚知时
保温瓶
生来一身胆,江海腹中吞。
莫道人情冷,余心岂不温?
【点评】:写咏物诗,下笔前必须先吃透所咏之物,只有吃透了所咏之物,下笔才能得心应手。诗人在此抓住了保温瓶的特性,以“温”立意,以问而结,尤在“温”字上做足文章。诗以拟人手法写成,物即是我,我即是物,即离即合,不离不合,双重谋篇,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。起句写生来就一身胆识,巧妙地以保温瓶的胆,来写“余”的胆,也因为“一身胆”,才有吞江海于腹中的气魄。这是一种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,初想似不合理,仔细想想也无不可。绝句的成功,往往还体现在第三句的转句,诗人在此并没有接着起承的“胆”去展开,而是以“莫道”二字串接,宕开一笔,以人情的冷暖,巧妙地结出落句的“温”。也因为世风日下,人情冷漠,更体现出“余心温”的可贵。在人情冷漠的当下,这样的作品能发挥诗的作用,传播正能量,也是此诗可贵之处。明白如话的短短四句,淡而不失至味,自然天成,可读可品,诗当如此方为最妙。(郑万才)
十一、朱少文
卷尺
一带谙长短,深居苦自持。
得人轻擢引,便是出头时。
【点评】:得诗趣而不失理趣,是哲理的诗,也是诗的哲理。“得人轻擢引,便是出头时”,源于斯而超越斯,正是此诗的价值所在,是为可传之作。(郑万才)
十二、蔡正辉
油菜
乐守田园历雪霜,春来碧野缀金黄。
不趋都市炫颜色,愿送千家饭菜香。
【点评】:“不趋都市炫颜色,愿送千家饭菜香”一句,最见气节!此种默默奉献的精神,是此诗胜出的关键所在,也是此诗最为可贵之处。(郑万才)
十三、文向蓬莱
“哈哈镜”感吟
大千多困顿,何以误光尘?
本为一纤影,偏成五短身。
浮云尝不断,入眼或难真。
是我与非我,无须枉费神!
【点评】:得诗趣、意趣而不失禅趣。(郑万才)
十四、黄爱华
项羽
自古纷纭说项公,愚顽不肯过江东。
果真收拾从头起,多少生灵涂炭中。
【点评】:多用熟典而成,以新而取,评论深刻入理,读来让人耳目一新,确为难得佳作,让人信服。(郑万才)
十五、周辉昌
北京水灾
暴雨茫茫罩帝都,繁华街道变江湖。
不知数尺淹民水,湿得高官大枕无?
【点评】:此诗出彩在转结,前二句写法平平,若无转结振起,易入淡而无味之流。前两句写水之大,第三句以“不知”二字疑惑问起,第四句顺水而收,问而不答。水淹民,却难湿高官大枕。讽而不露,怨而不怒,三四句为点睛之笔,颇见神采。平平而起,转结出味,恰是绝句技巧之一。(郑万才)
十六、谢卫民
访外祖父旧居
江汀难觅幼时根,只见楼群不见村。
我似白鸥来更怯,当年沙嘴已无痕。
【点评】:似赞似讽,亦赞亦讽。“怯”字尤见心境。(郑万才)
十七、刘光军
秋藤(新韵)
落黄默默织寒雨,万物纷纷感岁知。
莫道秋来多落魄,老藤犹在吐新枝。
【点评】:此诗题为秋藤,诗人并非一来就写藤,而是从“秋”字入手,前两句“落黄默默”,“万物感岁”无不围绕第三句“落魄”二字展开,是在为第三句蓄势,正因为有了前两句的铺垫,转句就显得“理”足。然而,这一切都是为了所写之物“藤”而服务。“莫道”二字,不但是对前面的否定,也是为了引“老藤”出场。全诗前后衔接自然得法,构思巧妙,经过物物对比,更显老藤“吐新枝”之贵。(郑万才)
十八、石艳萍
雪(新韵)
来时人尽见,融处几人惜。
若向清檐落,何成道上泥?
【点评】:咏雪之诗可谓多如牛毛,然此诗颇为新颖别致,来时人尽见的雪,不可谓不风光,然而,融化处,又有几人珍惜呢?因此才有了三四句的假设。这种假设,带着不平,也有些不甘。然而,无论有多不甘,也难也改变成了道上泥的命运。全诗多用口语写成,通俗易懂,淡而有味,能读能品,品而出味。(郑万才)
十九、李树喜
送儿出国
淘淘絮语罢,默默理征衣。
天下爹娘愿,盼飞还盼归。
【点评】:以淡语写至情,实为至境,能引起天下人共鸣,最为至笔,诗如此,最为绝妙。以上此诗可得,转合处尤为感人。(郑万才)
二十、侯孝琼
赵子龙塑像
三国茫茫岂可求?子龙功过论千秋。
单骑长坂怀阿斗,为问安刘是灭刘?
【点评】:出新,是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,能否出新,也是判断诗词好坏的标准之一。精工容易出新难,因此诗能否出新,是十分重要的。以上此诗贵在出新,必为同题作品中翘楚。(郑万才)
精彩回放
↓
(点击以下标题阅读)
诗论大观,大观天下诗词
投稿邮箱:44348553@qq.com
《诗论大观》唯一编辑:狂野孤狼(郑万才)